動態
NEWS
NEWS
發布時間:2015-09-24 復制鏈接
導讀:9月24日,由益生股份、圣農發展、民和股份、仙壇股份四大上市白羽肉雞公司聯合主辦的“首次白羽雞肉營養與人類健康新聞發布會”,在山東煙臺召開。這是繼9月22日,四家公司向消費者強力推薦最有益人類健康的白肉中的白肉蛋白——白羽雞肉“系列活動”聯合決議后的首個活動。
9月24日,由益生股份、圣農發展、民和股份、仙壇股份四大上市白羽肉雞公司聯合主辦的“首次白羽雞肉營養與人類健康新聞發布會”,在山東煙臺召開。這是繼9月22日,四家公司向消費者強力推薦最有益人類健康的白肉中的白肉蛋白——白羽雞肉“系列活動”聯合決議后的首個活動。
中國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、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逯巖在專題報告中指出:有著百年歷史的白羽肉雞,不是“激素雞”和“抗生雞”,而是全世界肉雞科學家百年精心鉆研的成果。科學研究表明,激素非但無助于肉雞生長,反而會使肉雞產生疾病。現在的激素都是合成激素,價格昂貴,養雞企業使用激素得不償失。何況激素是微量元素,很難摻入到飼料之中。國內正規大型白羽肉雞飼養場,均不會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使用激素。逯巖特別強調,“目前在中國乃至全世界,都沒有發現在肉雞養殖過程中使用激素的情況”。白羽肉雞之所以長得快,是因為遺傳選育、科學配方、防病防疫、標準雞場、科學管理這五大因素改善的結果。
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激素研究所原所長、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徐貴法教授指出,從現在營養學上講,紅肉是指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,如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,與紅肉相對應是白肉,禽肉系屬白肉。雞肉是優質的白肉產品。關于在紅肉與癌癥的風險研究中,徐教授提到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(WCRF)和美國癌癥研究所(AICR)同時確認,紅肉的攝入作為一種載體,增加了大腸癌風險,顯示癌癥的患病風險與雞肉消費無關,同時白肉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,減輕癌癥的威脅。
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家禽產業創新團隊崗位科學家、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孫京新指出,每百克去皮雞肉平均含蛋白質23克,比白肉中的鴨肉、鵝肉高出許多;禽類飼養時間足夠長后才會在皮下和腹腔內沉積一定的脂肪,而40多天出欄時的白羽肉雞雞肉脂肪含量更為低下,因此是白肉中的白肉。
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,圣農發展常務副總裁傅細明,民和股份董事長孫希民,仙壇股份董事長王壽純分別從營養、環保、節糧、國際化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闡發了各自觀點,并提出,新常態下,需要雞肉食品產業鏈利益相關方攜手一道,共同發力提振雞肉消費者信心,倡導有益人類健康的白肉中白肉蛋白——白羽肉雞消費。
傅細明指出,圣農采取同行業獨一無二的“自繁、自養、自宰”全進全出的全產業鏈生產模式,所有飼料廠、孵化廠、祖代父母代種雞場、商品代肉雞場、宰殺廠均為公司自有,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,可追溯每一批乃至每一只雞從雞肉到宰殺、到飼養、到孵化、到種蛋、到飼料整個生產過程,從而確保了雞肉安全。白羽肉雞節糧、安全、營養,希望大家多吃白羽雞,多吃安全、營養的圣農雞。
在此次新聞發布會同期舉行的“白羽雞肉營養與人類健康”宣傳活動中,曹積生董事長表示,近十幾年來,中國的雞肉消費持續保持高速增長,雖然當前中國的雞肉消費量不及豬肉,但是它會依然遵循著世界肉類消費變化趨勢,在不久的將來,雞肉一定會成為中國第一大肉類消費品。
來自香港、北京、上海的金融機構研究員及投資者,以及中國證券報、上海證券報、證券時報、證券日報、第一財經、華夏時報、《國際家禽》雜志、中國食品安全報、界面傳媒、齊魯晚報等媒體記者參加了本次新聞發布會。
本次會議上,出席領導及嘉賓還回答了記者、研究員和投資者提出的相關肉雞產業綠色循環、種養結合、家庭農場、冷鮮雞、食品安全、互聯網+等方面的提問。
(左起:圣農發展常務副總裁傅細明、民和股份董事長孫希民、仙壇股份董事長王壽純、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在回答記者提問。)